路燈是城市重要標志之一
路燈是城市最重要標志之一,它不但給居住在城市的人們帶來生活和工作上的便利,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也最直接地反映出一個城市的綜合發展水平。1949年以后,隨著城市工業體系的逐步建立和經濟實力的增強,城市建設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許多地方的路燈換了一代又一代,路燈下百姓的故事也一個又一個,相信在不少人的腦海里都有自己對以往路燈的難忘記憶。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除了北京、上海等極少數大城市以外,在大部分中、小城市里,路燈也并非是遍布全城每一個角落的,只是市區的一些主要街道旁才樹著稀稀拉拉的木質電線桿,上面懸掛著一些帶有一個不大的圓錐形鐵皮燈罩的普通白熾燈。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即使路燈全部都亮起來,但由于每盞燈照射的范圍極其有限,整個街道看上去依然是籠罩在暗淡之中。不過,在風雨飄搖或風雪交加的夜晚,那昏黃的燈光還是能給行走在路上的人們許多安慰和溫暖的感覺。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絕大部分城市進行了路燈改造工程,路燈數量翻了幾番,城市里的路燈基本上可以覆蓋到了整個城區。雖然路燈的燈桿都還是使用的那種經過防腐處理的木質線桿,燈泡也仍舊使用的是白熾燈,但街道兩旁路燈的布局比過去要規范和美觀多了。另外,城市中工廠的廠區和絕大部分居民區內的主要道路旁也都裝上了路燈,使城市的夜晚亮堂了許多,也給城市百姓的夜生活帶來更多的生機和活力。那時,每到夜晚,經常會有一些臨近街道居住的市民聚集在路燈下或下棋或打牌,一直玩到很晚才散去。有些年輕人還跑到相對僻靜一些地段的路燈下看書,甚至有的小學生在路燈下做功課,儼然就如在自己家中一樣。
進入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后,城市的路燈有了較明顯的變化。一個是不少地方開始使用水泥線桿來作路燈的燈桿,一個是路燈的燈泡陸續都換上了俗稱水銀燈的汞燈,并且燈桿上的燈具不但提高了防水和防塵性能,而且也比較注意造型了。汞燈在當時是很先進的一種光源,它的亮度和照度是白熾燈無法比擬的,水銀燈銀白色的光芒真正照亮了城市的夜空,使城市的天成為不夜之天。那時使用的汞燈據說是學徒工出身的蔡祖泉教授完全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研制出來的,后來他和他的科研小組還研制出了功率更大、發光更強,被譽稱為“小太陽”的長弧氙燈,許多城市在廣場等大型公共場所都安裝使用了這種高亮度的燈,有效解決了城市大面積范圍內的照明問題。
時光流淌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城市的路燈又都換上屬于第三代光源的鈉燈,這種燈的光色既自然柔和,又明亮燦爛,為城市的夜晚增添了不少浪漫和溫馨。同時,街道兩旁路燈的燈桿也都由過去的與電線桿合用逐步改為專用燈桿,燈桿的規格尺寸與架設標準更加規范,燈桿上的燈具也采用了新式密封結構,而且外型更為漂亮,路燈的設計、制造和安裝使用已經從以往單純的實用考慮朝美化城市的方向發展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路燈下嬉戲的人們減少了,但在一些社會環境寬松城市里,街頭巷尾的路燈下活躍起小商小販的身影,那也許是改革開放前期最早的市場經濟萌芽。從這個意義上講,路燈似乎也是有功之臣吧!
路燈的日常維護和管理是由城市的市政部門來具體負責的。最早的路燈啟閉是采用裝在燈桿上的閘刀開關控制的,一個開關通??刂埔粭l街或一條路,并且分路段或區域安排專人定時開關,盡管有嚴格的值班制度和規定,實際中執行起來還是有很大隨意性。后來控制方式逐步更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一些城市采用了石英鐘自動控制路燈,節省了人力物力,減小了路燈管理的工作量,但由于技術上還有些不過硬,開關時間上有一定誤差,有時還發生誤動作,造成白天亮燈、夜間滅燈的反常情況。不過,不少地方對此進行了革新改造,開關燈的準確度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以前,也有一些毀壞路燈的現象發生,主要是有些調皮的小孩玩惡作劇,故意用硬物去投擲燈泡,當然也有極個別人不知道出于一種什么目的,故意去把路燈搞壞。上個世紀很長一段時間里,有些地方的城市管理水平跟不上,路燈毀壞后不能及時修理或更換燈泡,以致于全市的路燈亮燈率還不足70%。城市里還有一些自私自利的人,偷偷摸摸從路燈的電線上接電線,竊用路燈電力,這樣做實際上已經是違法行為了。
時至今日,路燈卻依然是城市區別于鄉村的顯著特征,這應該說是一種悲哀。路燈能夠照亮的不僅僅是人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讓人們分享到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按如今的科技、經濟水平,以及電力供應能力,消除這樣一個城鄉差別應該是不是很難。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祖國廣大的鄉村,以及每一個有人群出入的地方,都能夠裝上明亮的路燈,讓我們的民族永遠不再有黑暗。
更多路燈有哪些部分組成和路燈養護的質量要求等資訊請參考路燈廠家
- 上一篇:深夜行走在路燈下的女人 2014/11/29
- 下一篇:路燈照度分析 2014/11/27